.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孟晚舟律师提犀利问题:美国引渡请求违国际法

孟晚舟引渡案3月30日在卑诗最高法院继续开庭。孟晚舟律师称,美方试图将美国法律应用于中国商人在香港的活动,这是侵犯他国管辖权力。美国涉嫌因完全在美国境外发生的欺诈行为而要求将孟晚舟引渡到纽约受审,是前所未有的。他试图以此论点说服法官中止引渡程序。

据中新网报道,孟晚舟辩护律师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法庭上陈述时表示,美方起诉孟晚舟并要求加拿大实施拘捕,都是美方的严重不当行为。美国对孟的起诉并无实质管辖基础,违反习惯国际法对于刑事案件管辖的要求。同时,习惯国际法也是加拿大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加拿大会因为这次引渡而违反自身的国际法义务,构成程序滥用。

代表孟晚舟的辩方律师Gib van Ert表示,美方无权将其法律用于与之无关的人,而应关注自己分内的事。若美方能够证明孟在香港与汇丰银行的往来与美方有实质联系,则国际法将允许美国将其刑法扩大适用到孟身上,但美国应向加拿大的法院解释为何其有权对当时身在香港的中国公民适用其法律。若美方不能证明孟的行为与之有关,其对孟的起诉就违反了国际法。在此情形下,加方协助美国,就是纵容美方违法行为,并身涉其中。

据央视报道,Gib van Ert指出,美国对这个事情其实是没有司法管辖权的。因为这个事情的当事人是孟晚舟,她是中国公民。发生的地点是在中国香港,而涉事银行是英国的汇丰银行,这三个要素与美国都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美国对这个事情,按照国际习惯法,它是没有治外法权的。

辩方律师指出,在美国违反国际法的情况下,如果加拿大把孟晚舟引渡到美国,会导致加拿大违反其国际法义务,构成程序滥用。

据星岛日报报道,Gib van Ert告诉法官Heather Holmes,美国引渡孟的要求本身就违反了国际法,国际法不允许一个政府将不在其管辖范围内与该国没有真正联系的非公民行为定罪。他认为美国简直就是主权争夺。他试图说服主审法官,法官有权对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进行干预,并暗示法官别无选择。

控方在回应时援引了1994年加拿大最高法院的一宗案例,认为并非引渡法官的职责去考虑“请求国对犯罪进行起诉的管辖权”,引渡法官仅是确定如果在加拿大起诉该罪名,这些证据是否足够进入庭审。

主审法官问辩方律师,国际法的政治性质是否意味着应由联邦司法部长来决定美国是否超出了其管辖范围。辩方律师回答说,是否违反国际法,是个法律范畴,应由法官裁定。这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不是政治决定。

据明报报道,孟晚舟律师Gib van Ert 引述多名国际法专家的意见指出,各国政府在原则上都承认习惯国际法作为通例存在,习惯国际法对加拿大有约束力,是本国普通法的一部分,作为引渡案法庭,必须考虑到国际法的原则,以免构成司法程序滥用。

针对美方声称有权提起指控的理据是Skycom与汇丰之间的交易是通过美国银行、以美元结算,律师表示,那只是“偶然发生的美元清算”,并不达到“实质性关联”的门槛,即美国无法依此建立管辖权。

在此前的一份书面答辩中,控方表示管辖权问题应交由美国及加拿大司法部考虑,而不是引渡案主审法官Heather Holmes,法官在《引渡法》(Extradition Act)下的权职有限。

此外辩方律师当天就“程序滥用”作总结陈述时,再次指出了加拿大执法部门的多项违法行为,包括扣押孟晚舟的手机并索要密码、把孟晚舟的电子设备序列号以非法途径向美方提供、加方工作人员工作日记存在疏漏和掩盖等。根据之前的判例,如果加拿大执法部门违法,法官可以终止引渡程序。

来源:无忧网

相关博文:

  • 央视:孟晚舟案疑点浮出水面 美加联手据央视网报道,温哥华当地时间12月7日,孟晚舟引渡案中的重要证人——加拿大联邦警察的警长罗斯·兰迪(Ross Lundie)继续出庭接受辩方律师的询问。兰迪在11月27日作证时承认,在逮捕孟晚舟之前,加拿大警方与边境服务局进行了协调。在连续三个星期对证人的交叉询问中,一直有几个疑问难以找到逻辑关系,但在对兰迪的询问中,终于看出了问题所在。提问一:为什么边境服务局的人声称要检查孟晚舟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没收之后却直接把它们放进屏蔽电磁信号的法拉第… 更多阅读
  • 孟晚舟引渡案证人证言相左 重要密码纸条曝光温哥华当地时间23日上午,孟晚舟引渡案第二阶段法庭听证中的交叉询问环节继续进行,来自加拿大联邦警察(RCMP)的达利瓦尔(Gurvinder Dhaliwal)警官作证时透露出多个重要的细节。达利瓦尔称,写着孟晚舟手机密码的纸条是加拿大边境服务局的司各特·柯克兰(Scott Kirkland)交给他的。柯克兰在作证时,则声称是他因“过失”把纸条放进与手机同一个袋子里,联邦警察因而获得了这个密码纸条。如果达利瓦尔警官的证言属实,那么,边境服务局就涉… 更多阅读
  • 华为孟晚舟案:认罪换自由是陷阱还是“快刀斩乱麻”REUTERS加拿大时间12月7日,孟晚舟再次回到法院出席听证会。此前,有报道称,美国司法部正在与孟晚舟讨论达成一项认罪协议的可能。作为交换条件,认罪后她将被回到中国,前提是承认部分不当行为。一份认罪协议带来诸多疑问。比如,孟晚舟在加拿大的法庭上面对加拿大检方,为何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再比如,如果孟晚舟承认部分指控,对华为影响如何?以及如果孟晚舟拒绝该协议,那么该案件将如何终结?BBC中文采访法律专家,就这些问题一一解答。从法律上讲,什么是认罪… 更多阅读
  • 中国驻加大使馆驳斥《环球邮报》言论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言人周四表示已致函加拿大《环球邮报》,驳斥该报涉孟晚舟事件错误言论。据大使馆官网消息:10月5日,《环球邮报》刊载题为“在孟晚舟被捕之前,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大力推动(签署)广泛的引渡条约”的文章,指责中国企图把引渡条约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污称中国对同加拿大达成引渡条约充满兴趣,却对加方根据《加美引渡条约》逮捕孟女士充满怨恨。该文章罔顾事实,误导公众,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图源:网站截图中国同其他国家商签引渡条约,… 更多阅读
  • 孟晚舟案进展 皇家骑警称:协助FBI"非常不舒服"据路透社12月8日报道,温哥华当地时间7日,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引渡案,继续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开庭审理。一名曾驻温哥华机场的警官在法庭上作证称,协助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让他感到“非常不舒服”。7日,孟晚舟再次出庭参与引渡案的审理,本周将进行该案件最后一周的证人交叉询问。按照法庭安排,当天的听证将继续围绕本案第二阶段审理中的第二分支,也就是是否存在滥用司法程序进行法庭听证。据悉,在第二阶段审理中,有三个分支,分别是:…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