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驻加拿大使馆:摘掉有色眼镜,客观看待中国

近期,加拿大一些媒体和人士借助涉疆、涉港、新冠溯源、冬奥会、亚投行等问题掀起一股新的抹黑诋毁中国浪潮,并对中国社会制度进行恶意丑化攻击,严重误导民众、毒化中加关系氛围。在此,我愿意阐明事实和真相,以正视听。


一、中国社会制度究竟怎样?

有人大放阙词,胡说什么中国“共产主义制度”充满“邪恶”。我要指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每个主权国家的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从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年超过30%。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5986亿元。国际权威机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在民众中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在各国政府中排名第一。中国的制度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实践也已经作出了回答。与此同时,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中国从来没有对外输出发展模式,从来不搞意识形态的对抗。


二、新疆是否存在“种族灭绝”?

有人诬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指责中国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我要指出,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强迫劳动”。新疆籍少数民族务工人员作为中国广大劳动者的一部分,各项权益都受到法律保护,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去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新疆各级政府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意愿,并为自愿报名的劳动者提高就业所需技能提供必要的培训。截至2019年年底,全疆累计脱贫人口近300万人。所谓新疆“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等说法是彻头彻尾的世纪谎言,是加、美、澳等国个别政客、媒体、学者沆瀣一气、串连炮制的丑恶闹剧。“种族灭绝”在国际法中有明确的定义,根本扣不到中方头上。过去60多年来,新疆地区人均预期寿命由30岁提升到72岁,维吾尔族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2010年至2018年,维吾尔族人口从1017万人上升至1272万人,增加255万人,增幅为25%,高于全疆人口14%的增幅,更明显高于汉族人口2%的增幅,哪来的“种族灭绝”?加拿大应深刻反思自己在“种族灭绝”问题上可耻的纪录。


三、应该抵制北京冬奥会吗?

加拿大一些人要求抵制北京冬奥会。中方认为将体育运动政治化,有违奥林匹克宪章精神,对此坚决反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是中国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参加北京冬奥会也是各国冬奥运动爱好者的热切期盼。当前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得到了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中国将和各方一道,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出于政治动机,试图干扰、阻碍、破坏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行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作法,也将最终伤害运动员。相信这样的举动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也注定不会得逞。近期加拿大奥委会也表示,不会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


四、香港民主受到“侵蚀”了吗?

加拿大有人对香港国安法说三道四,妄称香港民主受到践踏和侵蚀,在港30万加拿大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我要指出,中国是法治国家,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根本不是什么民主、人权问题。任何外国政府、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预。香港回归以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得到切实贯彻落实,香港居民享有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和广泛自由。香港国安法弥补了香港的法律漏洞,有利于使“一国两制”方针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有利于香港长治久安,保障的是香港绝大多数居民的安全和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香港国安法为保持香港良好营商环境,巩固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带来了重大利好。香港居民和外国在港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得到了更好保障。香港美国商会发表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受访商会会员表示,香港在未来三年内仍会是他们的地区总部。这说明香港国安法是维护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


五、新冠病毒是否起源于中国?

有人指责中方与世卫组织进行溯源合作不够全面,诬称新冠肺炎病毒从武汉实验室泄露并非不可能。实际上,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问题,涉及多国多地。所谓新冠病毒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论调毫无科学和事实依据。不少线索、报道和研究表明,疫情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在世界多地多点暴发。前不久世卫专家组来华是全球溯源科学合作的一部分。中外专家克服疫情阻隔,首次面对面坐在一起,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友好的交流。世卫专家组成员多次表示,中方人员在工作中给予高度配合,“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见的人都见了”,在工作中感到中国同行们坦率,值得信任,得到了重要的新数据,也了解了更多关于病毒传播途径的信息。随着事实证据的不断积累和科学假设的不断发展,溯源工作也将在地域上发生变化。我们希望有关国家同样能秉持积极、科学和合作的态度,开展全球病毒溯源,分享交流研究成果,共同为国际抗疫合作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六、中国对加国家安全和主权是否构成威胁?

有人批评中国威胁加国家安全和主权,以隐秘方式威胁加公民。这些言论毫无事实根据。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贯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更不会干那种根据别国旨意,肆意抓捕第三国公民的事情。我们敦促加方一些政客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停止对中国的无端抹黑攻击,停止散布危言耸听的言论,多做有利于中加关系的事,多做有利于增进中加互信的事。


七、加拿大应该退出亚投行吗?

有人对加拿大加入亚投行提出质疑,称亚投行是北京支持的,主张加拿大应该退出。我想指出,开业以来,亚投行坚持国际性、规范性、高标准,实现良好开局,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103个成员,批准贷款额超过220亿美元、累计批准项目108个,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展示了专业、高效、廉洁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的崭新形象。亚投行应该成为促进成员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对加拿大而言,亚投行提供了进一步参与多边基础设施共建的机会,如果退出亚投行,损害的将是加拿大自己的利益。


八、中国是否对加拿大网络安全构成威胁?

有人声称中国威胁加拿大网络安全。我想指出,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同时也是黑客攻击的最大受害国之一。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并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和网络犯罪。中方坚决反对把网络安全问题政治化、污名化,这不仅无助于解决黑客攻击问题,而且会削弱各国间互信,影响各国在该领域的正常合作。中方提出了《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携手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加关系面临严重困难。中加关系重回正轨,需要中加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些媒体和人士把中国作为“假想敌”,恶意炒作、煽动舆论,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我们敦促他们摘掉有色眼镜,客观看待中国,也希望加拿大民众明辨是非,不被涉华错误舆论欺骗和误导。

作者:中国驻加拿大使馆

相关博文:

  • 加拿大WTO“告状”:要求中国停止食品新冠检测自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平息后,进口食品的外包装成了最常听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15、16、17、18这四天,就有西安、福州、厦门以及一艘俄罗斯渔船共计至少四处地方在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不断出现的阳性报告充分说明疫情防控切不可掉以轻心,可国际市场上的一些食品出口大户却认为,中国这是在搞贸易限制。据路透社11月17日报道,加拿大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WTO)11月5-6日举行的会议上宣称,中国对进… 更多阅读
  • 西方谨慎推进新冠疫苗试验之际,中俄迅速扩大紧急使用范围 美国和欧洲还在等待新冠疫苗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然后再进行部署之际,其他一些国家则在以更快的速度推进,已开始将中国和俄罗斯的实验性候选疫苗投入紧急使用,以期阻止全球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过去一个月,阿联酋已经在向数千名医务工作者、教师、机场工作人员和政府官员提供一款中国疫苗,这是在中国以外规模最大的紧急使用计划。印尼一名高级卫生官员表示,印尼计划最早在下个月启动类似的紧急接种计划,涉及三种中国新冠疫苗。俄罗斯在8月份批准为前线人员接种俄产新… 更多阅读
  • 这个问题只能说到这里了 关于口罩的问题,我最后再写几段话,后面也不再争论了。 当前全民口罩的目的是防治携带病毒的人排毒感染别人,而不是防止自己被感染。所以戴口罩是被支持者当成一种义务来宣传和加强的,如果你觉得戴口罩是为了预防自己被感染,而且不想改变这个想法,就没必要再继续往下看。 那么要求全民外出戴口罩(前几天还有媒体援引国内的研究,认为在家里也得戴口罩)这个策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基于无症状感染者非常常见,而且是推动疫情传播的主要动力之一的认识。所以,如果这个认… 更多阅读
  • 黄严忠:把核酸阴性当成“通行证”是错误的,抗体阳性才是截至6月21日24时,北京连续11天累计新增236例新冠确诊患者,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全市10个区的43个街道处于中高风险,占街道总数的1/3以上。 为防控疫情,北京正在开展一场规模空前的核酸检测。仅6月13日到20日的7天时间里,就已累计采样229.7万人,随着人员到位,日均采样量从8000人增长到了近50万人。 除“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常住居民”,北京市6类“应检尽检”人群包括:新发地等涉疫市场、涉疫社区相关人员、医疗卫… 更多阅读
  • 研究称,英国可能已经具有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力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称,实现群体免疫所需的阈值可能低于预期—— 科学家曾认为,如果使用疫苗,这一阈值将在 60% 左右 —— 因为冠状病毒很常见。 目前已知有四种冠状病毒定期感染人类,分别命名为NL63、229E、OC43和HKU1。 第五种被称为 SARS-CoV-2,是导致 Covid-19 的病毒。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人们过去有过这种病毒,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对冠状病毒产生了某种免疫力。 …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