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中国非常规测试新冠疫苗引发争议

中国国营企业中石油向员工发出通知,“邀请”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接种还没有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新冠疫苗,呼吁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新冠疫苗的接种者。

另外,康希诺生物公司的一款还没有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也被政府批准让中国军人首先使用。

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对接种者和他们前往的国家会带来健康风险,而且在医学伦理上也存在争议。



《纽约时报》报道,该报记者看到了中国国营企业中石油发出的一份通知的副本,“邀请”本公司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接种还没有通过监管部门批准的2种新冠疫苗中的一种,作为“紧急使用”。

专家指出,紧急使用药物通常是抗病毒药物,因为病人已经感染了,为了减缓病症,政府加快审批,授权紧急使用一些药物,比如大家熟悉的瑞德西韦,这是有伦理支撑的。可是,前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病毒专家林晓旭博士指出,疫苗方面的安全性争议很大,国际上还没有紧急使用的先例。


他说:“疫苗方法的争论很多,你要想紧急使用疫苗,要有多大程度的安全性保障,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争议点。在国外即使有这么多的疫苗在研发过程中,但要想得到FDA的emergency authorization紧急使用这样的权利,这目前还没有,有很大的争议,更不用说这些疫苗都不是正式批准的。”

林晓旭说,中国方面现在提到的2个疫苗中,一个是Adenovirus5,是康希诺公司和军方合作的,这个药物有临床一期、二期的部分综合结果,但是没有第三期实验的任何初步结果,所以还谈不上有紧急使用的标准。

另外一个疫苗,只是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还没有进入临床试验的阶段。因此得到官方紧急使用的许可令人质疑。

除了对安全性的担忧之外,专家指出,这样做在医学伦理上也值得质疑,因为没有一个医疗机构说,这些人是属于某个临床试验的一部分,接种后没有医疗护理和追踪。甚至有人说,把这些人作为临床试验的参照等等,这种做法是荒唐的。

林晓旭说:“紧急使用你为什么选择这些将要出国旅行的人去做试验呢?因为对于这些人员来说,到了国外后,你根本没有办法有医疗机构能够进一步观察,这些人到底会不会出现一些adversity,就是不良反应等等。如果有严重的情况,谁来照顾这些人呢?谁来应对这种情况?”

中石油给员工的通知说,临床试验数据表明,这两个产品都是安全的,可是没有说明可能的副作用和有效期。

林晓旭指出,严格来说,参与了这个实验的人连小白鼠都不如,因为做实验的小白鼠还得到医疗观察。

林晓旭说,根据现有信息,员工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国企为了追逐商业利益,配合政府的政治秀,误导员工,而员工在行政和政治压力下,很可能被“自愿”。

除中石油外,康希诺生物公司和军方联合开发的疫苗,在6月25日获得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批准,作为军队特需药品,用在军人身上。

林晓旭指出,军队紧急使用疫苗应该在军人前往感染高危地区,执行特殊任务之前使用,而不是全面使用。

林晓旭指出,这次紧急使用的有2种疫苗中包括一种是灭活疫苗,疫苗本身存在风险,因为中国生产疫苗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监管部门的核实。

他说:“从一个角度来说,等于是中国刻意绕过了你的疫苗在其他国家使用所要得到的任何许可审批的一个过程,你等于是直接让这些人在国外注射疫苗,用你的疫苗。”

林晓旭告诫,万一疫苗中的病毒还有活性的话,就可能把病毒带到其他国家。他说,中国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即使在疫苗开发成功之后,也会引起外界质疑其数据的可靠性。


相关博文:

  • 难民狂求加拿大发善心送PR 特鲁多:尽力支持昨天周六(6月20日),多伦多的气温高达30度,热得让人难以忍受。然而,却有几十个人顶着烈日,在市政厅门前的Nathan Phillips广场举行了一场和平的集会。他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联邦政府让所有寻求庇护者(asylum seekers)可以永远留在加拿大。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他们希望政府拿出人道主义和同情心,赋予加拿大境内所有难民永久居留权。一些人举着的牌子上写道:“难民是加拿大的未来”,“难民需要他们的加拿大身份”。 … 更多阅读
  • 联合国人权高专对中国等亚太国家在疫情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今天对亚太区域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强调阻止不实信息传播的任何行动都必须适当。 巴切莱特表示,在疫情来袭之前,该区域许多国家管控所谓“假新闻”和网络媒体的法律就已引发了有关人权的担忧,且还曾在其他背景下被用来限制合法言论,尤其是公共讨论以及对政府政策的批评。 巴切莱特表示,新冠疫情来袭期间,部分国家的审查制度进一步收紧,还出现了因批评政府抗疫行动、表达不满、被指传播不实信息,或仅仅… 更多阅读
  • 全球病毒战疫:白求恩的老乡不待见口罩新冠“战疫”胶着,正愁无口罩掩面 ,多伦多同乡会来送“炭”:国内侨办捐赠的口罩抵埠! 攥着故乡的口罩,数月前的情景“倒带”:其时祖国抗疫正酣,急需口罩。我们华人华侨纷纷解囊,驾车直奔“好市多”大型超市,购得万余口罩,捐赠回国,以救燃眉。 中国等亚洲国家抗疫措施在前; 电视上,早就见马来西亚机场人员“举枪”对着脑门儿测体温,跟国内父母通话得知:家里保姆乘坐动车出现患者,当地派出所和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追踪而来量体温。至于口罩,那更是人人行不离身… 更多阅读
  • 流行病学教授王培忠:病例清零vs与低流行病毒共存,加拿大与中国应对新冠病毒思路不同 新冠病毒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的一种现象,又发生在交通、通讯发达的时代,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过,病毒爆发到现在,我们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对病毒本身也有了相应的了解。—— 王培忠 王培忠教授认为,加拿大各省,包括两个病毒爆发大省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目前进入重启。他们的重启计划不是完全基于新增案例,而是基于对未来的展望预测,比如,新增案例在逐渐减少,可以有效控制。 两个省政府都是基于这种情况来作出谨慎、有节奏… 更多阅读
  • 研究称,英国可能已经具有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力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称,实现群体免疫所需的阈值可能低于预期—— 科学家曾认为,如果使用疫苗,这一阈值将在 60% 左右 —— 因为冠状病毒很常见。 目前已知有四种冠状病毒定期感染人类,分别命名为NL63、229E、OC43和HKU1。 第五种被称为 SARS-CoV-2,是导致 Covid-19 的病毒。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人们过去有过这种病毒,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对冠状病毒产生了某种免疫力。 …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