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联合国人权高专对中国等亚太国家在疫情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今天对亚太区域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强调阻止不实信息传播的任何行动都必须适当。

巴切莱特表示,在疫情来袭之前,该区域许多国家管控所谓“假新闻”和网络媒体的法律就已引发了有关人权的担忧,且还曾在其他背景下被用来限制合法言论,尤其是公共讨论以及对政府政策的批评。


巴切莱特表示,新冠疫情来袭期间,部分国家的审查制度进一步收紧,还出现了因批评政府抗疫行动、表达不满、被指传播不实信息,或仅仅只是分享有关疫情的信息和观点而遭到任意逮捕和监禁的情况。

人权高专办已经收到了来自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的报告。

在孟加拉国,过去三个月内有数十人因被指传播有关疫情的不实信息,或是批评政府抗疫行动而遭到逮捕或是起诉。该国的记者、人权捍卫者、部分医务工作者和公民因抱怨无法获得医疗救治,或可用设施和抗疫物资不足而遭到袭击、骚扰和报复。

在柬埔寨,人权高专办已记录了30名个人因与疫情相关的评论和社交媒体发帖而被捕,其中包括六名妇女和一名14岁的女童。

在中国,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收到了十多起专业医务人员、学者和普通公民据称因发布疫情相关意见和信息,或批评政府应对行动而遭到监禁乃至起诉的报告,其中有两名青年学生因创建有关中国国内疫情网络内容的在线数据库而在今年四月被捕。

在印度,有多名记者和至少一名医生因公开批评政府的抗疫行动而遭到起诉。孟买的警方甚至通过了一条命令,禁止“任何人煽动对于政府公职人员,以及他们为防疫所采取措施的不信任,这会威胁公众健康和安全,并扰乱社会安宁。”

 在印尼,至少有51人因被指传播与疫情相关的“假新闻”而遭到调查,其中有三人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称首都雅加达北部地区在政府开展消毒行动后发现新冠确诊病例而被捕,据报告,印尼警方还封禁了多个社交媒体账号。

在马来西亚,一名来自香港《南华早报》的记者因报道对于无证移民的监禁而遭到调查。据政府估计,该国的通讯及多媒体部已启动了至少265起与新冠疫情“假新闻”相关的调查,其中已有29人遭到起诉。

在缅甸的克钦邦,有三名活动人士因绘制一幅与疫情相关的壁画在4月3日遭到逮捕,罪名是侮辱佛教。另有一家网络通讯社的主编因误报有人死于新冠病毒在5月21日被判处两年徒刑,其从被捕到判刑仅用了一个星期。

在尼泊尔,政府逮捕了一名对抗疫行动提出批评的退休官员,还有多名记者在报道疫情相关新闻时受到阻挠、威胁、攻击或是遭到逮捕。

在菲律宾的宿务,一名艺术家因有关疫情在当地一个社区内蔓延的评论而被捕,还有一名在海外的劳工也因其批评性的言论而被政府要求遣返。

斯里兰卡的代理警察总长威胁任何批评政府抗疫行动,或传播不实和恶意信息的人都可能遭到逮捕,还有多名人员因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帖而被捕。

在泰国,一名艺术家因批评曼谷机场筛查措施不足而在4月23日遭到逮捕和起诉。该国正在进行的“反对假新闻”行动也引发了对于自我审查,以及合理诉求遭到压制的担忧。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越南已有600多名“脸书”用户因有关疫情的发帖受到政府的传唤和质询,其中许多人受到行政处罚,还有无数发帖遭到删除。迄今为止,至少已有两人因发布所谓的“假新闻”而获得包括九个月监禁和1000美元以上罚款的处罚。

巴切莱特对各国政府限制虚假信息、有害不实信息,以及煽动仇视少数群体信息的需求表示充分理解,但她强调,此举不应引发有意无意的审查,任何相关措施都必须遵守合法、必要和适当的原则,为合法的公共卫生目的服务,并以影响最小的方式达成目标。

巴切莱特表示,在疫情危机引发动荡不安的时刻,“必须允许医学专业人士、记者、人权捍卫者和公民对于事关公共利益的重要问题发表意见,如医疗救治、应对卫生和社会经济危机,以及分发抗疫物资等。”

巴切莱特表示,“疫情危机不应被用来限制不同意见或信息和观点的自由流通。形形色色的不同观点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眼前的挑战,帮助我们更好地克服困难,同时也能有助于各国克服导致疫情社会经济影响的根本原因,对于危机过后的恢复至关重要。”

来源:联合国新闻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0/06/1058802



相关博文:

  • 难民狂求加拿大发善心送PR 特鲁多:尽力支持昨天周六(6月20日),多伦多的气温高达30度,热得让人难以忍受。然而,却有几十个人顶着烈日,在市政厅门前的Nathan Phillips广场举行了一场和平的集会。他们的诉求很明确,要求联邦政府让所有寻求庇护者(asylum seekers)可以永远留在加拿大。 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他们希望政府拿出人道主义和同情心,赋予加拿大境内所有难民永久居留权。一些人举着的牌子上写道:“难民是加拿大的未来”,“难民需要他们的加拿大身份”。 … 更多阅读
  • 中国非常规测试新冠疫苗引发争议 中国国营企业中石油向员工发出通知,“邀请”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接种还没有获得监管部门批准的新冠疫苗,呼吁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新冠疫苗的接种者。 另外,康希诺生物公司的一款还没有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也被政府批准让中国军人首先使用。 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对接种者和他们前往的国家会带来健康风险,而且在医学伦理上也存在争议。 《纽约时报》报道,该报记者看到了中国国营企业中石油发出的一份通知的副本,“邀请”本公司在海外工作的员工,接种还… 更多阅读
  • 联合国人权高专对中国等亚太国家在疫情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 联合国人权高专巴切莱特今天对亚太区域的部分国家和地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压制言论自由表示震惊,强调阻止不实信息传播的任何行动都必须适当。 巴切莱特表示,在疫情来袭之前,该区域许多国家管控所谓“假新闻”和网络媒体的法律就已引发了有关人权的担忧,且还曾在其他背景下被用来限制合法言论,尤其是公共讨论以及对政府政策的批评。 巴切莱特表示,新冠疫情来袭期间,部分国家的审查制度进一步收紧,还出现了因批评政府抗疫行动、表达不满、被指传播不实信息,或仅仅… 更多阅读
  • 疫苗成政治工具?特鲁多对中国态度强硬:不低头随着世界各国都在竭尽全力研发出首个COVID-19疫苗。目前,至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的候选疫苗有11种,这意味着他们已开始在人们中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大规模测试。加拿大一位专家表示,她担心新冠疫苗可能被用作政治工具。美国和中国各有四个三期试验疫苗,是拥有候选最多的国家。由于近年来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人们开始担忧这两国其中一个先研发出疫苗会对这个世界的影响。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Margaret McCuaig-Johnston 说,… 更多阅读
  • 研究称,英国可能已经具有对新冠病毒的群体免疫力 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称,实现群体免疫所需的阈值可能低于预期—— 科学家曾认为,如果使用疫苗,这一阈值将在 60% 左右 —— 因为冠状病毒很常见。 目前已知有四种冠状病毒定期感染人类,分别命名为NL63、229E、OC43和HKU1。 第五种被称为 SARS-CoV-2,是导致 Covid-19 的病毒。 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人们过去有过这种病毒,他们的身体可能已经对冠状病毒产生了某种免疫力。 …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