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BBC新冠疫情纪录片:武汉“解封”之后

中国中部的武汉在今年年初遭到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在封城超过两个月后,4月8日恢复与外界的交通。

解封后的武汉街头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商业活动也逐渐复苏。但这场疫情是否已经真的过去,它对当地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BBC中文与BBC世界台《Our World》节目曾在今年3月联合推出微纪录片《武汉「封城」之后》受到很多读者的关注。在武汉解封后,制作了该纪录片的续集,带你深入武汉街头,了解当地民众的喜与忧。

摄影:洪楚天
制片:Natalia Zuo
剪辑:Gordon Watt、Natalia Zuo、汪宜青
监制:Claire Williams、Adam Grimley、张晧宇、Vivian Wu




相关博文:

  • 加拿大WTO“告状”:要求中国停止食品新冠检测自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平息后,进口食品的外包装成了最常听到“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仅11月15、16、17、18这四天,就有西安、福州、厦门以及一艘俄罗斯渔船共计至少四处地方在进口食品的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不断出现的阳性报告充分说明疫情防控切不可掉以轻心,可国际市场上的一些食品出口大户却认为,中国这是在搞贸易限制。据路透社11月17日报道,加拿大代表在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组织、WTO)11月5-6日举行的会议上宣称,中国对进… 更多阅读
  • 这个问题只能说到这里了 关于口罩的问题,我最后再写几段话,后面也不再争论了。 当前全民口罩的目的是防治携带病毒的人排毒感染别人,而不是防止自己被感染。所以戴口罩是被支持者当成一种义务来宣传和加强的,如果你觉得戴口罩是为了预防自己被感染,而且不想改变这个想法,就没必要再继续往下看。 那么要求全民外出戴口罩(前几天还有媒体援引国内的研究,认为在家里也得戴口罩)这个策略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基于无症状感染者非常常见,而且是推动疫情传播的主要动力之一的认识。所以,如果这个认… 更多阅读
  • 黄严忠:把核酸阴性当成“通行证”是错误的,抗体阳性才是截至6月21日24时,北京连续11天累计新增236例新冠确诊患者,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2例,全市10个区的43个街道处于中高风险,占街道总数的1/3以上。 为防控疫情,北京正在开展一场规模空前的核酸检测。仅6月13日到20日的7天时间里,就已累计采样229.7万人,随着人员到位,日均采样量从8000人增长到了近50万人。 除“中高风险街道乡镇常住居民”,北京市6类“应检尽检”人群包括:新发地等涉疫市场、涉疫社区相关人员、医疗卫… 更多阅读
  • 武汉一周年:新冠疫情受控背后中国的“制度优势”与个体代价一年前, 新冠肺炎疫情首先在中国中部城市武汉爆发。 不久,确诊病例在湖北之外的多个地方涌现并很快传向全球。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各地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封城,封小区及推行多轮全民强制病毒检测。在举国体制和科技手段的双重加持下,短短的两个多月内,疫情在中国大陆境内得到控制。 而此刻, 这场全球大流行仍然在中国以外肆虐。回顾这一年,人们从每日健康状况,到出行记录,再到可行动范围,都在 “网格化” 的社会管理体系的监控之下。一些专家认为… 更多阅读
  • “赤脚医生”李兰娟的学术水平低得令人乍舌近日,微博闲逛,看到了一条关于李兰娟的内容,说的是“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报道称,李兰娟院士说:新冠肺炎病毒特别的“不怕冷”,在零下4摄氏度该病毒可以存活数个月,在零下20摄氏度该病毒可存活20年。 看到这条不禁想笑:她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莫非新冠病毒已经存在20年以上了? 不过,翻看推特,发现外网也有了类似报道,网友的反应也大致相同: “打假斗士” 方舟子也在自己的推特发出了相同的疑问: 赤脚医生院士…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