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因参与走私毒品被捕的加拿大男子罗伯特·劳埃德·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星期一被判处死刑。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中级法院从2016年3月开始审理此案, 并于去年11月就此案作出裁决,判处谢伦伯格15年徒刑,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十五万元,驱逐出境。但谢伦伯格不服,提出上诉。这期间不巧正赶上发生孟晚舟事件,中国连续逮捕两名加拿大人。
结果,辽宁省高等法院在星期六开庭审理这一上诉案。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出庭检察员认为一审判决认定被告人为从犯和犯罪未遂并从轻处罚明显不当。结果法庭判决认为,15年刑期显然太轻,将此案发回大连市中级法院重审。
星期一大连中级法院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以走私毒品罪判处被告人谢伦伯格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公告中说:“ 12月29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经审理,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了新的犯罪事实。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此案公开开庭审理。谢伦伯格有10天时间可以向辽宁省高级法院提起上诉。
谢伦伯格的律师张东硕(译音)告诉路透社,他可能会对判决提出上诉。
按照大连中级法院的判决书,谢伦伯格2014年10月按照国际贩毒集团的指令,在大连接收了由广州运过来的藏有222包冰毒的塑料颗粒集装箱,并计划将毒品藏匿进轮胎内胆中走私到澳大利亚,船期定在12月。但毒品走私集团雇佣的翻译在11月29日向公安机关报案。谢伦伯格曾试图逃跑,在广州转乘去泰国的飞机时被捕。公安机关查获的冰毒超过222公斤。
中国一直严肃对待毒品犯罪,惩罚也很严厉。2009年曾处决了一名走私海洛因的英国人阿克莫·谢克(Akmal Shaikh)。当时也引发了英国的强烈抗议。
此次谢伦伯格案件的重审和再判都正好是在中加两国关系紧张之时。这让人们难免将此案与另两位被捕‘的加拿大人联系起来,看成是检验中加关系的又一案件。
谢伦伯格其实有多项贩毒案底,在2012年因走私毒品在加拿大卑诗省被判入狱时,法官还苦劝他不要低估罪行的严重性,警告若然在其他国家被逮捕将后果堪虞,最终一语成忏。
2012年,谢伦伯格因管有用于贩卖用途的可卡因和海洛英,以及管有大麻树脂和冰毒等4项罪名,被判入狱2年,扣减扣留时间,仅坐牢16个月12日就获释。
加拿大法官布朗(Neill Brown)当时曾警告:“你生活在全球其中一个最好的地方,你不是在利比亚或敍利亚被抓到。”“「不要低估了这种罪行的严重性。你的基本任务就是克服你的毒瘾并改变你的生活。我希望这是你最后一次出庭。”
谢伦伯格的犯罪纪录可以追塑至2003年2月,他当年被判入狱6个月。
另外,据CBC报道,在2014年到2015年曾有两名加拿大华人在中国被判死刑并被处决。在其中一人被处决前夕,时任加拿大总理哈珀曾亲自写信给中国国家主席为他请求宽大处理,但没有成功。加拿大外交部以尊重个人隐私为由没有披露他们的姓名和身份。据信两人的罪名都涉及贩毒。
文字来源:加广中文/亚明 | 香港文汇报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