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引渡案本轮听证结束 孟晚舟口罩变了衣着也大变

华为副董事长兼财务长孟晚舟的引渡案,周一(28日)起于加拿大再度开庭。孟的律师以美国在孟晚舟涉嫌的罪行上"误导加拿大"为由,再次要求法庭中止对孟晚舟的引渡程式。这一轮的听证会于周三(30日)结束,法官没有作出裁示。



孟晚舟的引渡

案于周一起再度于"英属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中港取BC谐音称:卑诗省)最高法院"开庭。孟晚舟周一出庭时,曾被国际媒体拍到配戴"Made In Taiwan"(台湾制造)的口罩出庭,而被质疑对"中国制造"的品质没信心。她疑似为避免进一步伤及中国人的玻璃心,从周二起便改用没有"MIT"钢印的口罩。

卑诗省最高法院今年5月27日曾作出"第一阶段"裁决,认定孟晚舟涉及的犯罪行为(诈欺),符合"双重犯罪"的标准,引渡程序进入"第二阶段"。"双重犯罪"是加拿大引渡法的核心原则之一,即寻求引渡的国家,对嫌疑人所指控的罪行,在加拿大同属刑事犯罪,这是引渡的先决条件。

在5月27日败诉后,孟晚舟的律师团队把争点放在"引渡程序是否遭(美国)滥用"及三项分支细项。分别是:

(1)美国总统川普等人的言论显示,孟晚舟的引渡案是被高度政治化的政治事件。律师指,在孟晚舟被加拿大警方扣押后不久,川普曾说:"如果认为这有利于达成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协定,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有利于国家安全,如我认为有必要,我肯定会出手干预。"

(2)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在温哥华国际机场逮捕孟晚舟的过程中,存在司法滥用的行为。律师称,孟被正式被捕前,在不获告知原因情况下,在温哥华机场被加拿大关员问话三小时,她被误导、被哄骗,权利被侵犯,有理由中止引渡程序。

(3)美国在针对孟晚舟的案件中,在证据方面误导加拿大。律师主张,美国提交的《案件记录》和《案件补充记录》中存在误导性内容,是对美、加引渡程式的滥用。


法新社获取的法院文件显示,孟晚舟的律师声称,美国对孟晚舟的核心指控是她向汇丰银行隐瞒华为与驻伊朗子公司"星通技术公司"(Skycom Tech)间的关系,但该项指控错误、存在误导,且缺乏关键证据。有2页被漏掉的证据能够证明,孟晚舟在华为与伊朗的业务往来上,没有向汇丰说谎。

前两项分支(申诉)已经被法院接受,同意把相关论据加入其后的引渡案审讯中,第三项分支是7月新提交的,法院这轮开庭是要决定是否接受这个分支。



周三的听证过程较短,只持续一个多小时。在听证过程中,孟晚舟的律师重申,美国提供的证据缺少了最重要的内容,也存在虚假陈述,因此误导了法官,是对加拿大司法程序的滥用。基于这样的事实,法官应该终止引渡程序。加拿大司法部则主张,法官应该就"引渡的条件是否充分"来作出裁决和判断,而不是去判断美国提出的证据(判断孟晚舟有罪与否,是美国法院的权责),并要求法官驳回孟晚舟的律师提出是申诉理由。

主审法官荷姆斯(Heather Holmes)没有就双方的主张作出裁示。按照法院排定的日程,双方还将进行数轮法庭辩论,预计2021年2月将裁决加、美两国的司法部门是否"滥用(加拿大的)司法程序"。若裁示"未滥用",引渡庭将进入第三阶段,也是在省最高法院进行的最后一轮审理和裁决。

孟晚舟于前年12月1日,从香港前往墨西哥途中,刻意避开美国(因为自知触犯美国法律),北飞至加拿大转机。但她的行程被美国掌握,加拿大于是应美国司法部要求,在温哥华机场把她逮捕。

美国当局在去年1月28日,对华为及孟晚舟提出共23项指控,要求引渡。其中13项针对孟晚舟与3家华为子公司误导银行、进行电汇诈骗、 妨碍司法公正、密谋洗钱、违反《国际紧急状态经济权力法》(IEEPA),与受制裁的伊朗开展业务。

孟晚舟被捕后,以1000万加元(约2.19亿元台币)保释金交保候传,自此一直被软禁在她温哥华价值数百万元豪宅中。她必须配戴GPS电子脚镣,可以出入规定区域(不包括机场或轮渡码头),保全公司必须全天候跟随。



来源:苹果日报

相关博文:

  • 孟晚舟引渡案下周二开会商讨聆讯要项卑诗省高法院昨天以电话聆讯方式,再次就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引渡一案开庭,控辩双方律师和孟晚舟本人都有参加了;而华为多位人员亦到庭听审。昨天的聆讯主要是孟晚舟律师团,指控美国向听取其引渡案的加拿大法院,提供“严重不准确和误导性”的证据等,认为该案应该终止诉讼。 孟晚舟律师团向高院提交一份备忘录,内容显示美国司法部提交的用于要求引渡的《起诉案件记录》中,指控孟晚舟的唯一关键证据是由汇丰银行提供的;但是美方对这份证据的总结遗漏了重大信息,甚至存在故意误… 更多阅读
  • 美国对华为态度再变加拿大上紧孟案发条路透社6月15日讯,美国商务部拟修改此前提出的“禁止美企与华为进行商务合作”的禁令,将允许他们在下一代5G网络标准设置方面与华为进行合作。根据美商务部修改后的工业与安全局(BIS)的新规,美企在与华为公司接触前将不需获得政府许可证。 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所谓的“实体名单”,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意图将华为排挤出下一代5G网络设置的定义者行列。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4次(前4次分别为2019年5月、2019年8月、2019年11月、2020年… 更多阅读
  • 孟晚舟律师指责美国司法机关在误导加拿大法官中国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律师团指责美国司法当局在尝试用提供案件概括的手段误导负责孟晚舟引渡案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法官,而且美国方面提供的案件概括漏洞百出。 孟晚舟律师团星期一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提出长达10页的指控,说美国司法机关提供的孟晚舟诈骗案概括故意歪曲事实和故意遗漏事实,美国司法机关和加拿大警方合谋构陷孟晚舟并在拘捕孟晚舟的过程中严重侵犯了其人权,其严重程度应该足以导致加拿大法院把美国司法当局要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受… 更多阅读
  • 焦点:华为CFO孟晚舟向加拿大法院提出新论据以反对被引渡路透温哥华/纽约 6月15日 - 周一公布的法庭文件显示,华为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向加拿大一家法院提出新论据以反对被引渡至美国。 孟晚舟的律师团队称,美国向加拿大提交的证据“充满了故意和鲁莽的错误”,侵犯了孟晚舟的权利。 加拿大于2018年12月1日在美国的要求下逮捕孟晚舟。她被指控银行欺诈,以及在华为的伊朗业务问题上误导汇丰控股(HSBA.L)。 孟晚舟是华为创办人任正非的女儿。逮捕孟晚舟令中国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系变得紧… 更多阅读
  • 逮孟晚舟前加情报机关警告或会震撼全球中国电讯巨头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2018年在温哥华转机时被捕,引发国际关注。根据加拿大最新法庭文件显示,在她被捕前,加拿大安全情报局(CSIS)曾拟写报告并警告指,此举不但会引发全球震撼,也将严重影响中加关系。 法庭文件在当地时间周五被公开,包含一份由加拿大安全情报局拟写的报告,揭示加政府牵涉2018年12月1日拘捕孟晚舟的行动。在这个已涂掉敏感信息、日期为2018年12月1日的备忘录中,加拿大安全情报局指出,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