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继续按司法程序审理孟晚舟引渡一案,中国外交部前发言人,现任该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陆铿接受加拿大"环球时报"记者万德山专访,重点也是在谈孟晚舟引渡案,从中方媒体翻译的受访全文看,北京对加拿大怒火难消。
中方的理由也很奇怪,加拿大同美国有双边引渡条约,逮捕孟晚舟是根据这一条约合法行事,但陆铿称,美国同111个国家有引渡条约,美国曾向“数十个”国家提出过引渡孟晚舟的要求,偏偏加拿大政府“成了这唯一的一个?”
陆铿有关美国向数十个国家提出引渡孟晚舟的说法闻所未闻,加拿大前驻中国大使赵朴则认为陆铿是一个“假消息专家”,应对这一说法保持警惕。无论如何,即便别的国不做,加拿大依据加美引渡条约拘捕孟晚舟也是合法的。陆铿的说法更像是在赌气。
中方因为孟晚舟一案,对加拿大屡屡威胁,破坏了中加关系不算,北京也许没有想到的是,中方在孟晚舟事件上对加拿大的威逼横蛮的态度,包括以拘捕在中国的加拿大人作为报复的做法,不仅让加拿大多数人现在对中国很反感,西方国家也渐渐看清了中共政权不讲法制的本来面目。孟晚舟事件发生于2018年12月初,当时虽然美国与中国正在打贸易战,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远远没有到今天如此败坏的地步,从那以后,美中的对抗已从商贸领域发展成全方位对抗,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晰,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去年起已被欧盟界定为“制度性对手”,王毅此次欧洲行,战狼风格不改,结果处处受挫,本欲拉拢欧洲疏远美国,反而进一步损害了中欧关系。
对中国开始抱持严重警惕的态度,这次王毅杨洁篪前后脚访问欧洲,意在与美国关系败坏的局面下拉住欧洲,结果处处碰壁,可见一斑。
但北京似乎执迷不悟,明明对包括加拿大在内许多西方国家的威胁并未奏效,还是要威胁,加拿大记者就此追问:中国对他国实施的逼压战略毫无效果,比如中国威胁挪威不要把和平奖授予刘晓波,诺贝尔和平奖还是颁给了刘晓波,中国威胁韩国不能安装萨德反导弹系统,萨德系统还是安装了,中国因澳大利亚呼吁对新冠病毒开展独立审议双边关系变得十分紧张,但丝毫都不能动摇澳大利亚那样做的决心,北京因为孟晚舟三番五次威胁加拿大,不惜损害双边关系,但是,加拿大继续有步骤地审理孟晚舟引渡案。没有一个国家因为中国采取报复而改变行动,北京为什么还要徒劳地威胁或者报复呢?陆铿没有直接回答,这看来也不是陆铿能够回答的问题。孟晚舟的事,中共最高层在后面指挥。
加拿大记者还追问,现在加拿大和其他一些国家,有些人正在讨论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因为报复孟晚舟被捕一事继续把两名加拿大公民扣为人质,加拿大人对北京越来越有敌意,加拿大为什么不能抵制北京冬奥会呢?这其实是一个信号,目前国际上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声音越来越多,抵制冬奥会当然还有别的理由,北京在香港,在新疆采取的反人权、罔顾法制的措施,北京最初隐瞒新冠疫情后来在疫情来源上的甩锅做法,都引起许多的反感。陆铿能回答什么呢,他只能拿出过去当过外交部发言人的那一套来应对,“仅仅是个别政客在鼓噪。希望媒体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
孟晚舟一案,结局如何,尚不可知,只有静观法庭判决,可知的是中方为此搭进去的太多,至今还在喋喋不休。中加关系,能毁的全毁了。为了孟晚舟,中方动用了几乎全部的力量,有人讽刺,“把一个国都搭了进去”,最后起到的只是破坏性作用。孟晚舟虽以嫌犯之身,在加拿大身居豪宅,美食美衣,自由进出,会友采购,加拿大尽了人道;对比之下,加拿大被中国拘押的康明凯和迈克尔,律师难见,地点隐瞒,加拿大民众很难理解为什么加国领事官员仍然无法恢复探视康明凯和迈克尔,陆铿以“狱管场所环境特殊,承受不起任何一点意外或者一起病例”搪塞。
加拿大记者追问,如果孟晚舟最终被引渡至美国,中方会对加拿大还能报复什么?陆铿说中方“真不愿意看到发生那样的情况”,陆铿难道不知道,威吓是没有用的,双边关系变得更坏,加拿大还是完整的,中国也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好处。
孟晚舟,北京念兹在兹,而其他一些遭到同等厄运的人,北京则不闻不问,网络上也有许多不满和不解。最明显的就是那位一度躲入洛杉矶中国领事馆的女军医,未见中方替其辩护一个字,只怕成为累赘,有网民问,难道她的身份不如孟晚舟尊贵吗?
习近平的中国与西方关系陷入低谷,不能说完全起因于孟晚舟事件,但这一事件导致中方不顾一切以举国之力逼压加拿大,威慑他国,下了巨大的赌注而徒劳无功,专制性质暴露无遗,加速了与西方愈行愈远的进程。
来源:RFI
法广:西方得罪一大半 北京还在梦晚舟
发帖者 timezls相关博文: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华强硬表态:强制外交不会成功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今天就对华关系作出强硬表态,称加拿大将与盟国合作,挑战中国的“强制性外交”(coercive diplomacy),并警告说,使用任意逮捕,在香港镇压,以及对穆斯林少数民族拘留营的做法,“不是一条特别富有成效的道路”。图源:flipboard.com据环球邮报报道,今年是加拿大与中国建交50周年,特鲁多谈到北京方面在国内外日益采取的压制性和侵略性行动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硬。他说:“这给中加关系… 更多阅读
驻加大使馆发言人就加方涉华错误言论发表谈话10月13日,加拿大领导人和个别高官发表错误言论,对中方妄加指责。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加方企图混淆事实,这完全是徒劳的。加方应该直面以下的基本事实和问题:一是为什么至今不敢承认近2年来中加关系遭遇困难的起因是加方无理拘押并没有违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无辜中国公民孟晚舟?二是在美国众多盟友中,为什么单单只有加政府同意配合美抓捕孟晚舟?三是为什么加方在孟案信息披露问题上遮遮掩掩,想方设法阻止公开更多涉案文件?孟晚舟事件是美方为打压中国高科技企… 更多阅读
加保守党要求丛培武道歉 否则应遭到驱逐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0月16日在出席记者会时表示,加方不会停止点名中国的“胁迫外交”,并会在全球范围内捍卫人权,包括新疆和香港。此前,中国驻加大使丛培武14日在受访时提出,加拿大不应向其口中的“香港暴徒”提供政治庇护,并称“如果加方真正关心香港的稳定和繁荣,真正关心在港30万加拿大护照持有者的健康与安全以及大量在港经营的加拿大公司利益,就应该支持(中国政府)为打击暴力犯罪所做的努力。”面对媒体询问,其发言是否是对加拿大作出的威胁,丛培武… 更多阅读
特鲁多指责中国搞"胁迫外交" 赵立坚三连追问总台央视记者:10月13日,第75届联大投票选举2021至2023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中国成功当选。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赵立坚:这是自人权理事会成立以来,中国第五次当选人权理事会成员,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的高度肯定。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中国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中国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同各国积极开展人权对话与合作… 更多阅读
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新闻报》发表署名文章10月14日,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在《新闻报》(La Presse)发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开辟中加关系更广阔前景》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今年是中加建交50周年。1970年10月13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加关系由此翻开新的篇章。50年来,中加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交往密切,迄已建立30多个高级别政府间合作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中加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两国贸易总额从建交之初的1.5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740亿美元。中国连续… 更多阅读
0 评论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