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tecter

Universal Analytics

中文标签和中文URL在windows主机下无法打开的问题

 


首先谈一下中文标签(tag)在windows主机下无法打开的解决办法:

在httpd.ini文件中(httpd.ini怎么建立,可见我前一篇博文《解决Word Press在Windows主机下伪静态无法打开网页的问题》), 在
  1. # Protect httpd.ini and httpd.parse.errors files
前面加上下面的一句:
  1. RewriteRule /tag/(.*) /index\.php\?tag=$1
 
对于含有中文的网页网址URL链接无法打开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下(仅适用于WP4.0及其以后版本):1.查找代码:打开 wp-includes/class-wp.php
  1. $pathinfo = isset( $_SERVER['PATH_INFO'] ) ? $_SERVER['PATH_INFO'] : '';
找到上面的代码后,在其前面加上双斜杠// 把其注释掉,效果如下:
  1. //中文URL网址无法打开,下面代码被注释掉
  2. //$pathinfo = isset( $_SERVER['PATH_INFO'] ) ? $_SERVER['PATH_INFO'] : '';
需要注意的是,wordpress 4.0以前版本里面有一句
  1. $req_uri = $_SERVER['REQUEST_URI'];
在4.0 以后版本是不需要添加的,不要画蛇添足。   好了,代码修改完成,保存文件,备份原来的目标文件,把该文件上传到文件目录覆盖刚才已备份的文件。查看一下,是否已经解决问题了?  

【文】加拿大境内机场的安检

在加华人越来越多,每年都会有大批中国人往返于中、加之间,在加拿大境内的机场,安检是一个必经的流程。有些人一时疏忽,轻则把个人物品带错被检查出来查扣没收,重则因此吃官司。所以,熟悉安检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农历新年将至,加拿大航空运输安全局(CATSA)呼吁乘客做好行前准备,确保旅途平安,同时谨记个人随身物品的限制,以免遭没收并延误通关时间。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加拿大境内机场安检的一些信息,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准备知识
 1. 如何准备随身行李
随身行李会进行X光检查,假如安检人员发现一些随身行李是不允许的,会被要求接受额外检查。如果乘客不清楚那些行李不可以随身携带,可以查看本博客的下一篇文章《加拿大机场安检物品清单》
在机场安检时,乘客应确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和摄像机可以很容易从随身行李箱(袋)中取出。个人化妆物品应放在透明塑料袋中。需要注意的是,飞机上仅能携带容量不大于100毫升/100克的液体、喷雾剂或者发胶,所有的物品必须放在一个透明、封闭、可再次密封的大于1升的塑料袋中。
一些可免除容量限制的特殊液体,比如药品,婴儿配方奶或者母乳,应放在容易从行李中取出的位置,以便于检查。
避免随身行李中携带含有液体的礼物、纪念品、喷雾剂或者发胶。这些物品包括酒精类饮料、葡萄酒、啤酒、水晶球、罐装浓汤、枫糖浆、香水和乳液。这些物品应该放在托运行李之中,或者单独运输。
2. 缓解安检时的紧张
可以参考如下小技巧:
  • 给自己的随身行李或托运行李附上标签,标签上书写自己的联系信息;
  • 给自己登机前的安检预留充足的时间,特别是在早晨、中午或者傍晚的高峰时间;
  • 在安检地点外放置空行李车;
  • 准备好确认个人身份时所需的登机牌、带照片的ID。在一些机场,排队时候会检查登机牌的有效性(扫描证件和登机牌也可被机场方面用来估算安检的用时等);
  • 在安检时不要开炸弹、枪支或者其他武器的玩笑或者小声谈论这些 —— 如果这样做可能被加拿大航空安全管理条例追究起诉;
  • 了解人工检查的目的;
 二、等待时间
等待时间是怎样计算的:
排队等待安检的时间从乘客到服务台办理完登机手续、登机牌被扫描进入排队队伍后开始,另一部分等待的时间是乘客被要求单独安检、然后等待的时间。
等待时间不包括如下情况:
  • 办理登机手续的时间和在服务台放托运行李的时间;
  • 乘客和随身行李安检的时间;
  • 乘客被要求通过美国海关的时间(如果机场有的话);
  • 到达登机口的时间;
这里介绍的等待安检时间只是为乘客提供一些信息,并不代表可以替代乘客从出发后到达机场的时间,在出行前乘客应该弄清楚航空公司的推荐办理登记手续时间。再有,安检等待时间可能随时变动,安检部门不能确保这些信息如实反映乘客的等待时间,因为安检等待时间会根据离港航班架次数量和乘客数量决定、随时间变化。

三、安检
在加拿大机场安检内容主要包括:
1. 把需要接受安检的个人物品放到安检用的浅塑料盒子里
  • 把硬币、钥匙和小的金属物品放到随身行李箱中,假如登机过程中手机暂时不用的话,请放到随身行李之中
  • 将液体、喷雾剂和发胶放到1L的透明可再次密封的真空袋里面,液体容量不能超过100ml,每个人只限一个这样的袋子,在安检时把它放在安检用的浅塑料盒子里面
  • 把笔记本电脑拿出来放到安检用的浅塑料盒子里面,确保笔记本电脑上面没有覆盖东西
  • 脱掉外套,包括冬天穿的厚重外套,将其放在安检用的浅塑料盒子中
2. 把属于自己的这些浅塑料盒子单排在传送带排好,以方便安检人员X光检查。
3. 走过金属探测器走廊
作为安检的一部分,乘客必须通过装有金属探测器的安检通道,如果按下面的步骤操作,乘客将会快速通过金属探测器通道。
正确的穿戴:应该穿戴什么?以下建议可以帮助乘客走过金属探测器通道时减少警报器报警几率
  • 穿着很容易脱掉的外套、夹克或者拖鞋;
  • 尽量不要戴耳坠、手表、结婚戒指/订婚戒指或者眼镜(应该摘下进行X光检查);
  • 尽量穿着无金属钮扣和大头针装饰的衣服;
  • 鞋子里不要有金属物件(如果有,(应该摘下进行X光检查);
  • 避免腰带上有大金属皮带扣(否则警报响起后乘客需要解下皮带接受检查。如果有,最好解下放到浅塑料盒子里和其他物品一起进行X光检查);
  • 去除身体上的穿孔金属装饰 ;
一旦以上步骤完成,乘客可以在传送带的末端拿取自己的个人物品。
4. 额外检查
假如乘客通过时引起金属探测通道的报警器报警或者被安检人员随机选中,乘客将会被安检人员进行询问、接受额外的安全检查。
  • 安检人员用手持扫描设备检查乘客是否携带金属物品;
  • 部分或者手工全身搜查(拍摸搜身,跟搜身差不多);
  • 随身行李的部分或者全部手工搜查;
  • 用扫描仪对整个人进行人工搜查;
  • 用爆炸物示踪测试仪检查(可能会有对随身行李、笔记本电脑、鞋子、衣服或双手的随机选择,我曾经被查到了一次双手的随机检查);
5. 宗教或者文化特征明显的穿戴
  • 安检人员受过相关培训,乘客会被礼貌对待;
  • 乘客无需要摘下头饰,但是应确保头饰上面没有金属物品;
  • 如果警报器响起,乘客需要进行人工检查,在身体检查的时候无需摘掉头饰,应乘客隐私要求,可以在特定的房间里进行该检查。;
  • 在安检之前乘客可以提前让安检人员知道自己有宗教或者文化特征明显的穿戴,以便单独检查;
  • 一些特殊物品不能通过安检,比如一些纪念刀具、剑,这些物品需要放到托运行李里面;







解决Word Press在Windows主机下伪静态无法打开网页的问题


Windows主机需要上传httpd.ini文件到根目录。下面是操作步骤和配置方法:   

1、新建一个txt文件,重命名为httpd.ini,就是把后缀.txt改为.ini。 

2、打开新建的文件,复制下面的代码:

  1. [ISAPI_Rewrite]
  2. # 3600 = 1 hour
  3. CacheClockRate 3600
  4. RepeatLimit 32
  5. # Protect httpd.ini and httpd.parse.errors files
  6. # from accessing through HTTP
  7. # Rules to ensure that normal content gets through
  8. RewriteRule /sitemap.xml /sitemap.xml [L]
  9. RewriteRule /favicon.ico /favicon.ico [L]
  10. # For file-based wordpress content (i.e. theme), admin, etc.
  11. RewriteRule /wp-(.*) /wp-$1 [L]
  12. # For normal wordpress content, via index.php
  13. RewriteRule ^/$ /index.php [L]
  14. RewriteRule /(.*) /index.php/$1 [L]
3、保存后将文件上传到网站的根目录。
   
4、在WordPress后台的固定链接中选择自定义,输入希望实现的链接样式。具体格式为/%category%/%post_id%.html,2个斜杠中间可以替换代码(注意不要有空格)。

可替换的代码如下:

 %year% 年份
 %monthnum% 月份
 %day% 日期
 %hour% 小时
 %minute% 分钟
 %second% 秒
 %postname% 文章名
 %post_id% 文章的ID
 %category% 目录
 %author% 作者  



【文】闲话加拿大 —— 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历史




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856年,是北美最古老的文化研究机构之一。博物馆的前身是位于蒙特利尔的一个公共展厅,隶属于加拿大地质与自然史调查局(Geological and Natural History Survey of Canada,现在称为加拿大地质调查局,Geological Survey of Canada.),展出该局收集的各类矿石、生物标本及历史文物。1881年,博物馆搬到了渥太华。1910年,博物馆更名为国家人类博物馆 (The National Museum of Man) ,成立了人类学研究部门。在Franz Boas的推荐下,人类学、语言学家Edward Sapir被任命为第一个研究学者。很快,研究部门又聘请了人类学家Diamond Jenness 和 Marius Barbeau。同年,加拿大国家博物馆搬到了位于渥太华市中心的Metcalfe大街,坐落于全新的维多利亚纪念馆(Victoria Memorial Museum)的大楼里。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在同一个建筑里面。1927年,加拿大总督将博物馆划归为加拿大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anada)的一部分。1956年,博物馆拆分为自然史博物馆(现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和人类史博物馆,但仍共同使用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1982年,特鲁多(Pierre Trudeau)政府时期,人类博物馆迁至当时的赫尔市(Hull)。为避免影射“男性至上”主义(“The National Museum of Man”让人想到了“男人”,有性别歧视的意味),人类博物馆于1986年正式更名为加拿大文明博物馆(The 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并于1989年开放新馆。名称的改变,不仅使历史博物馆在国家认同层面上超越了区域性的同类博物馆,而且使其向世界级博物馆迈进了一步。

2012年10月,加拿大有关方面宣布博物馆将由文明博物馆更名为加拿大历史博物馆,此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发掘、保存和开发历史相关文物让人们更深入了解加拿大的历史、文化成就和人类活动,强化加拿大人的国家认同,同时提醒观众关注世界的历史和文化。2013年12月12,博物馆法生效,新名字获得皇家御准。

历史博物馆主要事件如下:


  • 1832 年12月,约克文学和哲学学会请求上加拿大省立法会为省地理学、矿物学和自然历史领域提供资助。
  • 1841年,加拿大省拨款1500英镑筹备建立加拿大省地质调查局
  • 1842年9月,地质调查局在蒙特利尔成立,William Edmund Logan 成为首任加拿大省地质调查局局长。科学家开始在实地野外考察中收集地理和考古资料。
  • 1843年,省政府责成Logan建立博物馆以展示调查局成果。坐落于蒙特利尔James 大街的加拿大省调查局博物馆首次对公众开放。
  • 1845 年3月,加拿大省政府通过法案,决定给省地质调查局长期资金资助,并且建立自己的官方管辖权。
  • 1851 年夏,Logan 为在英国水晶宫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The Great Exhibition of The Industries of All Nations,简称大展览会,Great Exhibition)创立了地理展位,此次展出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世界范围内矿业展览的一个标准。
  • 1852年,Logan 为英国地理协会展出提供了铸造的动物足迹,引起了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对于矿物学意外领域的兴趣。Logan谢了一片文章推荐建立建立一个立足于加拿大省的永久性博物馆,博物馆将立足于地理学但是仍包括一些人类历史资料。
  • 1855年,地质调查局在巴黎成功举办了展览。在这一时期,政府选举的委员会推荐地质调查局扩展工作范围,建立一个更大的有专业雇员的博物馆。
  • 1856 年,5月 16日,加拿大省政府通过法案,责成地质调查局建立地理博物馆并对公众开放。
  • 1862-1863年,地质调查局第一次举办了人类学展览:这一单一展出内容包括原住民使用的工具、石头管道和一些陶瓷碎片。
  • 1864 年,6月30日,加拿大省政府通过法案,为地质调查局制定永久条款以支持地质调查局的工作。
  • 1868 年,5月22日,联邦政府宣布地质调查局博物馆馆藏为“整个加拿大自治领的馆藏”。
  • 1877 年,4月28日,议会法案确认地质调查局为一长期机构,并把其划归内政部。地质调查局的官方调查范围不仅包括原来的古代人类史、传统、语言和国家当时未开发地区居住环境,还扩展到包括动、植物种群的调查。这意味着地质调查局及其博物馆有可能从蒙特利尔迁至渥太华。
  • 1881 年,4月至5月期间,地质调查局迁至渥太华市中心Sussex 街和George 街交汇处,这里原来是一座豪华的酒店。在迁至渥太华的第一年中,博物馆吸引了9549名游客前来参观,人数远远超过在蒙特利尔时游客访问量。
  • 1882年,加拿大皇家协会成立,并宣布协助博物馆收集档案、人类学、考古学和自然历史方面的标本、样品。
  • 1890年5月16日,自治领政府通过法案,将地质调查局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
  • 1896年,加拿大皇家协会向联邦政府申请,为“自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建立一个新大楼。皇家协会建议将博物馆的领域扩展到包括工业和艺术品的收集。
  • 1898年,地质调查局的地理学家发布了一个关于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品的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加拿大省和纽芬兰岛,超过92000件样品被编入目录。在这一时期,自然博物馆无疑拥有加拿大数量最多的藏品。
  • 1899年,建设新博物馆大楼的初步计划被起草,尽管当时还没有选定地址 (1902年才确定地址) 。
  • 1906年,新博物馆大楼开始施工,到1910年,大部分工程完工。
  • 1907年4月27日,地质调查局成为矿产部的一个新分支机构,并得到了将人类学研究纳入其管理范围的批准。
  • 1910 年9月1日,地质调查局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部门成立,包括考古学和人种学分支机构,Edward Sapir被任命为负责人并成为第一个全职研究人类学的专家。
  • 1910年秋,地质调查局及其博物馆搬到了位于渥太华市中心的Metcalfe大街,坐落于全新的维多利亚纪念馆(Victoria Memorial Museum)的大楼里。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在同一个建筑里面。
  • 1911年,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向公众开放,大楼临时让出了其东侧四分之三的区域给予国家美术馆。
  • 1914年,地质调查局人类学研究部门已经拥有8个全职员工。
  • 1916年2月4日,国会大厦经历了一场大火,国会大厦整个中央区建筑基本损毁,仅国会大厦后面的图书馆和西北的一翼幸存。火灾之后国会进入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办公。地质调查局员工则分散于渥太华的各个建筑之内办公,馆藏展品则被暂时收藏起来。
  • 1920年,新国会大厦恢复使用,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也恢复到原来的使用状态。地质调查局的人类学和生物学藏品被安置在维多利亚纪念馆馆长室的下面,地质调查局仍旧和维多利亚纪念馆共用维多利亚纪念馆。
  • 1927年1月5日,加拿大总督命名新的加拿大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Canada),将博物馆划归为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
  • 1939-1946: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邦测绘部门占用了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部分区域, 除一层以外的展馆全部关闭。一些员工被安置到其他部门或者军队。
  • 1950年1月,地质调查局成为矿产和技术勘察部的一部分,而国家博物馆则成为资源和开发部的一部分。直到1959年,国家博物馆和地质调查局才重新合并到一起,并回到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
  • 1956年,国家博物馆被拆分为两部分:自然史馆和人类史馆。自然史馆包括考古学和人种学研究。
  • 1958年,国家博物馆的两部分由一个共同的主管管理。加拿大战争博物馆并入国家博物馆。
  • 1959年,地质调查局离开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成为新的机构,地址位于渥太华Booth大街。
  • 1960年,国家美术馆离开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在渥太华Elgin大街建立新馆。
  • 1964年,人类史馆建立历史研究部门。
  • 1966年,人类史馆建立民俗研究部门。战争博物馆迁至Sussex Drive大街前档案馆大楼内,国家博物馆建立科学技术研究部门。
  • 1968 年4月1日,国家博物馆划归国务秘书处管辖的加拿大博物馆,人类历史部门则成为国家人类博物馆,自然史分支部门馆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技术分支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博物馆。William E. Taylor 成为国家人类博物馆第一位主管。
  • 1969年,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因装修而关闭,员工和藏品分散至渥太华各地。
  • 1971年10月19日,加拿大邮政大臣(The Minister of the Post Office Department)宣布在其部门内建立国家邮政博物馆。
  • 1974年,国家邮政博物馆在渥太华Sir Alexander Galt大厦对公众开放。同年,维多利亚纪念馆大楼也重新对外开放,国家人类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Man)占用维多利亚博物馆大楼的西半部分,国家自然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则占用维多利亚博物馆大楼的东半部分。
  • 1980年,国家博物馆并入通信部。
  • 1982年,关于为国家人类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修建新大楼的计划出台。
  • 1983年,George F. MacDonald 成为国家人类博物馆馆长。
  • 1986年6月24日,国家人类博物馆被重新命名为加拿大文明博物馆(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 CMC)。
  • 1988年,国家邮政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材料和员工迁至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内,成为文明博物馆的一部分,集邮收藏和艺术品收藏则被转移至加拿大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Canada)。
  • 1989年6月29日,新的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对外开放。
  • 1990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博物馆法(加拿大法令 1990年第3章 ),解散了国家博物馆公司并成立了数个新公司实体,其中包括加拿大文明博物馆公司(1990年7月1日开始运营)。
  • 1998年,George MacDonald从文明博物馆董事长兼CEO的位置上退休,其服务于博物馆长达38年。
  • 1999年,Joe Geurts担任加拿大文明博物馆董事长兼CEO。
  • 2000年,Victor Rabinovitch被任命为文明博物馆董事长兼CEO。
  • 2011年,Mark O’Neill被任命为文明博物馆董事长兼CEO。
  • 2013年12月12日,加拿大文明博物馆更名为加拿大历史博物馆(the Canadian Museum of History)。